本书简介
京官,指的是在京城供职的官员,包括翰林院编检、科道和各部院司官共1400多人。那么,清季一个典型的京官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呢?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,这些京官既讲求居处、冶游应酬,导致花费巨大,又经常陷入贫困之中,甚至有些京官不得不以典质为生。
本书以清末著名清流李慈铭的《越缦堂日记》为主要资料,详细梳理李氏三十余年的实际收入支出,并旁考其他书籍资料,让读者窥见清季京官生活的实际情形,了解清季财政、社会、经济等连锁性问题的症结所在。
作者:张德昌
版本: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21年8月版
本书目录
第一章 一个京官的一生——李慈铭的生平
第二章 京官的生活
第三章 京官与外官
第四章 结论
本书简介
1920年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,革命、战争和帝国主义侵略交相在中国上演。与这些变化相关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广州、上海、北京等城市中。市民们对当时的一些大问题争论不休——寻求社会和谐与国内和平、保卫市民和国家主权、追寻一个独特的现代中国社会。
史谦德检视了1920年代北京居民如何应对由流动的士兵和政客,以及思想、资本、技术的剧烈运动所造成的变化,剖析了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都城的变迁。书中涉及了很多因近代城市生活而生的“草根”群体,例如商会、邮政工人、印刷工人、人力车夫等。通过考察人力车夫、警察、工人、僧人等群体的政治经历,史谦德揭示出时代的力量是如何被普通人所深刻感受。人力车是当时北京最普遍的日常交通形式,乘客、警察、地方精英、工会组织者、新闻记者、城里的各色人等,都躲不过应付人力车夫带来的种种现象。在这幅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城市社会的群像中,史谦德强调的是,经过群众运动、集体政治以及混合了戏剧、示威活动、报纸和茶馆社交的城市文化训练后,普通市民日益成长的政治成熟度,并从中窥探北京在政治、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运作方式。
作者:〔美〕史谦德
版本:江苏人民出版社,2020年9月版
本书目录
第一章 一座20世纪的城郭
第二章 人力车:老少咸宜的谋生方式
第三章 人力车夫:劳苦大众的职业生涯
第四章 身为和事佬与街头官僚的警察
第五章 珠宝商、银行家和饭馆掌柜:京师商会的权力斗争
第六章 利益与民生:有轨电车发展的政治
第七章 工头、行会和工帮:劳资纠纷和工会主义的兴起
第八章 新公共领域下的市民: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
第九章 兵临城下:军阀的冲击
第十章 工会与派别:北伐战争后有组织的劳工阶层
第十一章 机器捣毁者:1929年10月22日电车风潮
第十二章 城市政治中的秩序与趋势